联系我们
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电话:+86-27-50865294
邮箱:cxzx_2011@hubu.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通知公告

转发:201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申报指南

点击次数:次    更新时间:2013-04-19

一、光电子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电子信息与器件关键技术:

保偏空心光子带隙光纤理论与制备技术;新型微波材料与器件理论与技术;超高密度瓦记录理论与技术;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关键技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直接切割金属材料技术。

2、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

下一代光网络OFDM/OQAM调制与高性能信道编码技术;三网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网络化服务型制造关键技术;绿色编译理论与关键技术;车载对地观测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车联网技术与应用。

3、信息获取与多媒体关键技术:

基于感知的3D音频空间信息编码理论与技术;低质量监控视频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多源遥感理论、技术与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与应用;三维全景智能视频监控关键技术;PM2.5在线自动检测关键技术。

4、信息管理关键技术:

大型数据中心理论与关键技术;多元感知虚拟现实关键技术;基于演化数据挖掘的智能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敏感信息泄露条件下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云计算与云存储中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技术。

5、光电子信息基础理论与技术:

光纤传感理论、技术与应用;宽带可集成慢光光延迟技术;半导体氧化物纳米线网络室温氢敏增强理论与技术;磁纳米精密恒温控制肿瘤热疗技术;基于光纤光栅的输电线路灾变监测技术。

二、人口与健康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非传染病性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防:

研究非传染性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紧密结合临床重大需求,研究临床新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基础;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新方法;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炎症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2、新药的研发和药物制备新技术:

研究新药设计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基于基因技术的新药靶标研究;开展药物高效表达和纯化方法研究;研究新型抗生素类药物;研究阿尔兹海默病治疗药物;药物新载体的应用基础研究。

3、民族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药效分析、中药改良和栽培技术:

采用新技术开展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中草药中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哮喘等疾病的作用机理。

4、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研究本地区常见恶性肿瘤侵袭、生长和转移的调控机制和筛查方法;探索肿瘤诊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恶性肿瘤的防治新策略。

5、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和新型疫苗的制备技术:

针对本地区常见传染性疾病,开展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和动物模型研究,开展已有疫苗制备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展新型疫苗的研制。

6、常见健康相关危害的预防和干预:

针对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健康危害因素,开展预防和干预研究;开展青少年人群中进行肥胖的预防研究;开展脂肪肝的干预研究;开展新型消毒灭菌技术研究。

7、其他常见难治性疾病:

研究临床上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成因的相关机制以及治疗新策略;研究新型节育材料及安全性。

三、农业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农作物种质创新与育种新技术:

抗病水稻培育;多倍体水稻研究;作物抗热机理研究;棉花纤维发育的调控因子HRGP蛋白功能分析;棉籽含油量的遗传基础研究。

2、植物高产高效机理与植物保护技术:

绿色化学农药合成技术;油茶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魔芋软腐病发生机理及新生物防治基因挖掘。

3、畜禽遗传繁育、健康与高效养殖:

    通城猪棕色脂肪形成及基因调控;双组份调控系统诱导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贵金属发光团簇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猪的营养调控与饲料安全。

4、水产养殖基础及技术:

miRNA 对团头鲂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双重调控机制研究;基于精养鱼池的节水节地节能高效种养复合模式研究。

5、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生长及储存技术:

豇豆抗虫种质资源创新;神农架金丝猴栖息地华山松林演替与生态恢复研究;珙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分析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能源草品质评价研究;不同树形梨树山梨醇转运机理及调控研究;柑橘采后生物学基础与贮藏技术;硼胁迫对柑橘不同硼敏感型砧木根系影响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6、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

传统豆制品发酵工艺技术改进研究;食品原料纳米处理技术;基于红曲菌基因组的安全高效红曲生产菌的改良与应用。

7、现代农业装备新技术:

光伏农业生态大棚一体化设计与应用示范。

四、新能源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

研究微型无膜燃料电池技术;DMFC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膜技术;新型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及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光伏发电微电网共网控制系统技术;基于数据驱动的风机传动系统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技术;绕线转子无刷双馈变速恒压恒频发电系统技术;开发高效有机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超高功率密度柔性储能器件等。

2、生物质能源技术:

研究微藻脂肪酸合成技术;研究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功能型金属氧化物反应机理;研究能源气体的吸附存储新材料;研究富油微藻技术等。 

3、半导体储能新技术:

研究石墨烯与半导体复合材料体系及其光电性能等。

五、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高性能金属材料:

研究免轧制高硅电工钢铁芯及其应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粗化微观机制;铸件成形过程全流程模拟仿真与质量控制技术;开发多铁性聚合物膜;研究轻质超高强度装备结构材料等。

2、光电/功能材料:

研究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低成本高效率电致发光材料;多酸有机-无机杂化光电转换材料;高比容氧化铁纳米结构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基于石墨烯的新型高效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硼、氮掺杂纳米碳复合多孔磷酸铁锂材料;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柔性太赫兹电磁超常材料;三维网状结构复合材料;全固态Z型光催化纳米复合材料;开发平板显示器用光学薄膜表面涂层技术;柔性显示器系列材料技术;研究典型相变材料力学行为中的多尺度与多场耦合效应;研究宽带隙半导体碳化硅材料外延装备与工艺等。

3、化工新材料:

研究Si3N4(晶须)结合SiC复合耐火材料的低温催化氮化制备技术;基于分子模拟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研究水玻璃旧砂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溶胀型膜反应器的构筑及其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研究FRP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技术;混凝土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研究换热管内插螺旋弹簧强化传热及抗垢特性等。

4、生物医学新材料:

研究甲壳素衍生物及功能材料;手性生物界面材料;肽链连接的卟啉蒽醌化合物;研究天冬氨酸调控生物活性玻璃形成类釉质保护层技术;研究医用钛合金表面功能化技术等。

六、先进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数控机床/纺织装备制造:

研究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监测与实时补偿新方法;研究串联机器人实时双目视觉跟踪及精确定位技术;高性能齿轮近净成形机理与形-性一体化调控技术;高速磁悬浮式驱动织针阵列中的多物理场动态耦合机理;研究普适性柔顺光洁纺技术;新型环锭纺纱技术及装备;研究铝合金无匙孔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及装备;研究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旋转机械故障识别与预测技术等。

2、交通装备制造:

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汽车线控转向关键技术;研究船舶动力系统的故障预测及船岸信息监管技术;研究深海装备高性能海水液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深海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轮椅关键技术研究等。

3、冶金/能源设备制造:

研究基于压电材料的油气管道损伤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连铸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脱硫喷枪损毁机理;研究深孔顶驱岩芯钻机动态特性等。

七、资源与环境领域重点支持研究方向

1、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

三峡水库消落区地上植被恢复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用于矿业复垦土壤基质的湖泊底泥改性机理与技术;能源微藻用于去除工业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研究;量子点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对菊酯农药的体内外检测;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及有机物去除的实时协同控制研究;轻型柴油车喷油助燃再生颗粒捕集器理化特性及控制策略。

2、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浓缩渗滤液与餐饮垃圾联合厌氧消化协同增效机制研究;冶金废渣重金属离子的浸出动力学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生产燃气关键技术;利用天然物质和电能的海洋船舶尾气同步脱硫脱硝技术;废食用油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3、资源开发:

低品位磷钾矿综合利用基础研究;云母型含钒页岩高效清洁提钒的基础研究;烟气生物电催化逆转化净化与生物燃料合成研究;玻璃制造过程节能减排的基础研究;新型层状材料基纳米组装体构筑及污染物富集检测。

4、水资源开发与水污染防治:

水华除藻机制与防治技术;有机多孔聚合物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湖北浅水塘甲烷产生机制与资源化利用;梯级水电站分层机网协同控制;基于实时信息的水工程施工反馈设计理论与方法。

5、工程稳定及灾害控制:

特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流变变形控制机理;岩体水力劈裂连续-非连续变形破坏机理与模拟方法研究;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自保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新型组合结构加固混凝土结构受力变形机理及设计理论;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桩--隧道多结构体系相互作用机理及变形控制关键技术;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桥高腹板稳定性与桥面板抗裂性。

 

协同单位: 湖北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风帆表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优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电话:+86-027-50865294 邮箱:cxzx_2011@hubu.edu.cn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所有